中医药文化
-
09.03
它是女性养血宝,秋季多吃身体好!
秋天到了,又到了莲藕丰收的季节,也到了吃藕的最佳时节。 藕甘甜味美、养胃生津,在即将到来的秋季,想要过得水润,您可真得学会吃藕! 藕是女性的养血宝 中医认为,藕作为水
-
09.03
秋季这里“虚”,疾病易上门!没事时按一按这里,提高人体防病力!
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基,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关键所在。 凡是年过五十的人,多半阳气已减。而稚子幼童,阳气还未旺。即使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,每天忙忙碌碌,
-
08.27
别拿拉肚子不当回事!这四种腹泻是癌症的报警信号
腹泻在绝大多数人来看并不是一个大毛病,但就是这么一个常见的症状,却可能成为生命杀手! 拉肚子致死率排第四 我们常说的拉肚子,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。 一般来说,正常人每天
-
08.27
一梨润三秋,这样吃梨,整个秋天不咳嗽!
秋天上市的水果有很多,如果论养生的价值,秋梨是排在前列的。 梨被古人推崇为百果之宗,在营养专家的眼中,它还是天然矿泉水,尤其适合秋天食用。 秋季吃梨好处多 清热润燥
-
08.27
它是秋日“黄金果”,生津、美容、全身是宝
9月的脚步越来越近,我们迎来吃石榴的时节。 火红艳丽的石榴花、晶莹剔透的石榴籽石榴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之物,同时也是秋季养生的黄金果。 石榴 是名果也是名药 作为水果,
-
08.20
低血压的危害竟不亚于高血压!?快学几招,拉高血压!告别眼前发黑~
人人都道高血压猛如虎,但却很少有人关注低血压的问题,这让很多低血压患者十分困惑:难道低血压就不需要治疗吗? 其实不然,低血压也有危害,在生活中我们要高度重视。 低血
-
08.20
一文带你了解中医瑰宝——络病学说
人的经络系统,经脉是主要路径,存在于机体内部,贯穿上下,沟通内外;络脉则是主路分出的辅路,存在于机体的表面,纵横交错,遍布 全身 。如果把经脉比作大江大河的话,络脉
-
08.20
这种小小的“长寿果”,肝血不足,腰痛头晕要常吃!
松子不仅是美味的食物,更是食疗佳品,因而有长寿果之称,备受历代医家、营养学者所推崇,这与其独特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是密不可分的。 功效与作用 松子性平,味甘。具有 补肾
-
08.12
胀满不通、头身困重是体内有湿的表现,防湿祛湿这么做!
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 我是不是湿气重这样的疑问。长痘、腿脚沉重、肥胖、大便粘马桶等都是湿气重的标签,那么,究竟什么是湿,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,湿又是如何伤害身体引
-
08.12
荆芥不是九层塔,一文教你分清,避免误用、误食
荆芥是在菜市场里常见的一种蔬菜,卖菜的老板会告诉人们这种荆芥又叫做九层塔,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常常将荆芥当作了九层塔。但其实,它们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。 荆芥虽然说跟
-
08.12
立秋后,无论老少养好这里,秋冬少生病!
立秋、养生
-
08.08
西瓜被称为“天然白虎汤”,但食用时这九点需要注意!
炎热的夏天,西瓜是最受欢迎的果物。西瓜素有天然白虎汤之美誉,尤其适用于身热、汗出、口渴者。但西瓜食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: ▶ 一次不宜多食 西瓜是生冷之品,多食易伤脾胃
-
08.08
夏季五脏易上火,最有效的“清火方法”一文说透~
天一热,人就容易上火。 就如同消防员抢险一样,如果您想要灭火,就得先知道火在哪、是何种性质的(火分虚实),才能有效祛火。 今天,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体常用灭火器,
-
08.02
它是绿叶蔬菜第一名,养阳驱寒,还是胃病克星!
茴香是我们常用的调料,是烧鱼炖肉、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。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,使之重新添香,所以被称作茴香。 凡绿叶蔬菜大多偏于凉性,而茴香菜却是温性的。茴香温热
-
07.30
想要平安度过“盛夏危险期”,记住四避五宜!
常言道,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。 转眼间中伏就到了,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,更是一段需要避病的日子。 中伏要避病 心血管疾病:一不小心要人命 每年从6月开始,心脑血管疾病就
-
07.28
中伏后,这菜一定要上桌,比冬天吃还好!
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,除病先机不要溜初伏防中暑,中伏除病根,末伏躲老虎。这些谚语都在提醒大家:中伏是除病根的关键期! 中伏时高温闷热,且雷阵雨最多,易挟湿。暑湿之气乘
-
07.27
桑拿天,做好这6件事情,一整年都少生病
俗话说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从养生角度来看,我们要说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,关键时节会养生才是王道! 天热必健脾 夏天没胃口、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。 脾胃为后天之本 ,吃不
-
07.23
大暑过后,不吃三饭,不睡三觉
现下天气非常炎热,很多地区温度都已经高达36-37度,在这样一个酷暑季节,应该多加注意什么?都说三伏天应该不吃三饭,不睡三觉,具体是指哪些?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
-
07.23
最全的常见食物性味表!快收藏,下次照着它吃,疗效比药还好!
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,中药治病讲究四气五味。 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曾指出,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,又有寒热温凉四气。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,这个理论除了能指导中药使用,也同样适
-
07.23
除热邪、解劳乏……夏食苦瓜,美味养生!
苦瓜,又名凉瓜、癞瓜,因其味甘苦、性凉、外皮多皱而得名。中医认为, 苦瓜具有除热邪、解劳乏、清心明目之功效,常用于中暑发热、牙痛、泄泻、痢疾、便血等。 苦瓜食用和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