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11.11
秋冬必备的“黄金主食”,强肾降血糖!
玉米是大家最常吃的一种粗粮,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们常吃的蔬菜进行了排名,排在榜首的就是玉米。 除了味道好之外,玉米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。我国新疆地区活了1
-
11.11
茶水中放上一味中药,不仅养生还降血压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诸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富贵病离我们越来越近,利用中药预防疾病成为未来的自然选择,这也中医治疗未病的优势所在。 我们强调科学膳食、充分锻炼,又有
-
11.04
严冬到来前,几招助你补好五脏气!
天气越来越冷,中医学强调冬藏,意思是说,严冬来临前,万物为避其寒冷肃杀而闭藏安静,以利保存或蓄积实力,待来年气候转暖时再生再长。中医认为天人合一,这时人体中的气(
-
11.04
这6种天然护肝食材,快端上餐桌,给肝脏“祛祛毒”!
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。 人体胃肠道所吸收的各种物质,通过血管,进入肝脏内进行分解、合成及解毒。 虽然担负的任务重大,但是肝脏受伤之后却从不喊疼。 很多人一
-
11.04
【提醒】秋冬进补,这些中药材勿食用!
进入秋冬季,云南省一些地方长期以来都有食用乌头、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进补的习惯,导致乌头、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屡有发生,酿成悲剧。 云南中医再次提醒:乌头、附子是毒
-
10.27
睡前看手机,伤眼又伤大脑!看完决心戒了…
如果说十年前大家每晚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脱衣服,那么,现在的人,每晚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一定是看手机。不论男女老少,仿佛都患了一种名为离不开手机综合症的病。 2016年国
-
10.27
煮米饭时加点它,防癌通血管,营养翻了不止一倍!
现代人的饮食太过精细化,容易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。特别是很多老年人,常常有易疲劳,提不起精神的情况,以为是疾病的症状,其实往往是电解质紊乱。这时,日常饮食中补充适
-
10.27
大腿出现这种疼痛,预示膝盖磨损!快学一个动作养膝盖
时至深秋,天气转寒,不少人的腿脚又不利落了,关节酸胀、晨僵、上下楼梯困难等症状准时找上了门。 虽然说寒冷、受寒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关系。但是,寒冷却是膝关节疼
-
10.21
一到秋季就咳嗽,试试这几个方法
入秋之后气温开始渐渐转凉,雨水越来越少,天气变得干燥。此时有些人咳意不请自来,从嗓子干、嗓子疼、喉咙痒,渐渐发展成咳声不断你身边是否有人中招了呢? 最近就有很多朋友
-
10.21
板栗生吃补肾、熟吃健脾!6种果蔬生吃与熟吃,差别竟然这么大~
在我们的膳食金字塔中,蔬果的摄入量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大家每天应摄入300~500克蔬菜、200~400克水果。 新鲜的蔬菜、水果种类多,且富含营养。一般来说
-
10.21
秋燥乱吃梨,小心越吃越干!
随着深秋的临近,气温降低,凉风四起,天气变得更加复杂,人体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燥的表现。 这是因为,我们的身体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闭塞毛孔,使皮肤腠理变得密致,气机收敛,
-
10.15
寒露滋新菊,寒露的养生小妙招~
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,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。 寒露已到,这几件事不要做 ▶ 不露脚 常言道:白露身不露,寒露
-
10.15
今天是“全球洗手日”,你洗手了吗?
今年新冠疫情期间,洗手一度成为人们所热议的话题。殊不知,2008年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(PPPHW)发起全球洗手日活动倡议,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,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
-
10.15
无论老少,必养此处!做好这几点,秋冬全家少生病!
提起秋天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燥。 肉眼可见的就是皮肤干、口鼻干、大便干 燥主秋令,且燥邪易伤肺,归根结底,这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肺。 中医认为,燥为秋季之主气,而
-
09.22
秋分到,蛋儿俏 | 今日秋分宜养生~
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今日秋分至,意味着九十天的秋天已过半。秋分之后正式进入秋天,阴风越来越占上风,夜越来越长,昼夜温差也会很大。 秋分过后天气多变 ► 秋分有三候
-
09.21
人体上千个穴位你只需要知道这10个,防病养生又长寿!
在人体14条经脉上一共有361个穴位,如果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,那么身上的穴位会达到上千个,我们不可能将这些穴位都了解一遍,只要了解生活中比较常用的几个穴位就好。 下面的
-
09.21
一文读懂:父母都读得懂的“类风湿关节炎”科普,赶紧转发~
本期专家:陈丽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,201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,2017年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, 擅长类 风湿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、
-
09.14
解肝郁用此方,效果真是好
小 编 导 读 证临床常见,可表现为心情抑郁、情绪不宁、胸闷胁痛、腹胀嗳气、不思饮食、易哭易怒、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。郁证多由肝气不舒引起,治疗时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法。疏
-
09.14
辗转难眠,这个穴位就是 “催眠剂”
失眠的症状几乎在每一个成人身上都发生过。偶尔一两次还好,要是时间长了,那真是太痛苦不过了。现代医学认为,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,或睡得不深、不熟。可分为起始失眠、间
-
09.01
中药界的CP,十组对药应用技巧
中药也有CP?当然啦,中药中可是有不少对药呢。有人会问,对药究竟是什么呢? 对药,亦称药对。 一般以两味药为组合形式,成对出现在方剂中,具有协同功效。本文介绍赵学道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