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08.01
腰酸背痛睡不好,湿邪困体有征兆!打开身体“水龙头”,排出湿气
近期,全国多地进入多雨时节,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降雨后,不少人出现了腰酸背痛、晚上睡不好、睡醒后迷迷糊糊没精神的症状,到医院一检查,又没什么大碍。其实,这些不适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。 对照七大症状自查有无湿气 湿气的产生多与外界潮湿环境和患者自身饮食不当有关,可以对照以下典型症状自查是否存在湿气。 ①总感觉身上油...
-
07.28
它是夏天专用“补药”!出汗多、身体虚的人赶快补一补~
近一个月来,全国多处地区遭受高温侵袭,出汗在所难免。其实,高温出汗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在夏季适当出汗也有助于身体散热,还能排出秋冬季节体内积累的寒湿。但是,如果汗出得太多,也不是一件好事—— 夏季多汗小心“虚” 不知你有没有在身边见过这样一种人,他们每天都汗涔涔的,甚至是稍微一动就出一身的汗。 其实,这可...
-
07.28
除湿热还补元气,800多年前的古方精妙无比
小编导读:最近全国不仅气温高,而且雨水也比往年多,暑热湿气愈发明显。在这种天气里,湿热之邪作祟致病的情况也明显增多,尤其对于本来就脾虚湿盛的人来说,更是雪上加霜。治疗此类情况,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先生有首方子堪称经典,配伍精妙,标本兼治。今天就跟随名医高建忠教授学习一下—— ▶ 清神益气汤 茯苓、升麻(以上各...
-
07.28
温煦机体、化生精气,这四道夏季清补的药膳学起来~
春燥过去,夏炎又起,部分人会出现口舌生疮、眼睛红肿、喉痛口苦、牙龈肿痛等不适症状。于是很多人以为食疗进补只在冬天适宜,夏季应该以泻火为主。殊不知,其实夏天也能进补,且不宜过食苦味食物清火。下面介绍夏季食补的注意事项并推荐四道适宜的药膳。 夏季宜清补 中医认为,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,可称作生理之火。这种生理之火是指...
-
07.19
月经不调,这些“药”好吃又有效
小编导读: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,月经周期一般是28天左右。有些女性的月经周期总是会提前,如果提前1~2周,经期尚属于正常,但如果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,那便是月经先期了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如何调养呢?我们可以从针灸和食疗入手—— ✿青春期月经先期 1.益母草粥 原料:鲜益母草汁10mL,鲜生地黄汁40m...
-
07.19
入伏后这种食物要多吃!养心、健脾,还能提高男性生育力!
盛夏翩然而至,新鲜的莲子也渐渐成熟。作为夏季的时令果,莲子的功效可不少!它既是食材,又是药材。莲子性平,味甘涩,归脾、肾、心经。有补脾,止泻,止带,益肾涩精,养心安神的功效。 夏吃莲子的6个理由 1.补脾 《本草纲目》将莲子称为脾之果,常吃莲子有健脾止泻的作用,有助于缓解夏季贪凉、脾虚导致的腹泻。 2.养心...
-
07.19
一骑红尘妃子笑,荔枝也是一种“药”~
相传,白居易因受凉得了疝气病,行动不便。妻子春兰到郎中家取药,郎中问明情况后,把一包中药给了春兰。春兰回到家打开一看,是几粒荔枝核。她低头思索了一会儿,郎中给的这药能治疝气病? 为了慎重起见,春兰又到郎中家询问,郎中说荔枝核是治疝气病的良药,他曾治愈不少疝气病人,春兰这才熬了荔枝核水让白居易服用。没过几天,白居易...
-
07.12
止咳、止血、止泻,这味药都行
小编导读:有一味药,能止咳,能止血,能止泻,你能想到是哪味药吗?黄芩具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止血等功效,临床可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。 1.黄芩止咳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治疗咳嗽不论有无发热皆佐用黄芩。起初,余也不甚理解,后在临床中不断摸索,特别是从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得到很多启悟。比如小青龙汤,我们常用,治疗外...
-
07.12
吹空调不注意这一点,小心变得“嘴歪眼斜”!这个病真的会“毁容”~
盛夏时节,空调成了人们的消暑“神器”,但是不正确的吹空调方式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比如,每年夏天都会有人因吹了一夜空调而出现面瘫。 为什么吹空调会导致面瘫?如何使用空调更健康? 吹空调可能导致面瘫 从中医角度来讲,空调的冷风属于风寒邪气,如长时间对着头面部直吹,风寒之邪会困于面部肌表 ,阻碍经络气血的循行,以...
-
07.04
五色食物养五脏!哪个脏器不舒服,就多吃哪种食物!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五色配五味,五味入五脏。 不同颜色的食物,性味归经不同,养生保健的功效自然也不尽相同。 青色——养肝 青色在五行中属木,入肝。青色食物主要指青绿叶蔬菜和瓜果。 代表食物:芹菜、青瓜、菠菜、青椒、空心菜、绿豆、绿茶等。 功效:青色食物给人以鲜嫩、味美的感觉,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、维生素及纤维素...
-
07.04
清晨一个动作护肝,饭后一个动作养胃,走路一个动作益肾……别错过~
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养生的小窍门,一些简简单单的习惯能给身体带来很多益处。 清晨伸懒腰——护肝胆 早晨刚刚从睡梦中醒来,做什么动作既能让人清醒过来,又能对肝好呢? 那一定是“伸懒腰”呀! 晨起为少阳胆气升发之时,此时“伸懒腰”可舒展身体四肢,配合深呼吸,可畅快胸胁,情志得以愉悦,肝胆疏泄有常,以达到护肝、养肝之...
-
06.30
身体自带这些调节失眠的“开关”,记住了,睡到天亮不再难~
失眠令人苦不堪言,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,还可能引发心脏病、抑郁症等疾病。其实身体自带治疗失眠的“开关”,掌握下面的方法,一觉睡到天亮不再是难题。 思虑过多容易耗伤心气,并伤及脾气,心神受到干扰会影响睡眠。头部的印堂穴可宁心安神,有助于缓解失眠、多梦等症状。 位置:位于脸部正面,两眉头连线中点。 操作方...
-
06.30
夏天桃子味美,食用时这些宜忌需注意哦~
初夏时节,正是“桃李满园”之际,桃子色泽红润,肉质鲜美,还具有补益心肺、生津止渴、消积润肠等功效,不过食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五点—— 体热者不宜多食 桃肉性偏温,《滇南本草》云“多食动脾助热,令人膨胀,发疮疖”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亦称:“多食生热,发痈疮、疟痢、虫疳诸患。”故凡素体内热偏盛者,不宜多食。《本经逢源》谓...
-
06.17
既是夏日“解毒花”,又是“上品”药材,夏季这么搭配,全家都受益!
金银花,大家都十分熟悉。因其初开色白,经一二日则色黄,一花兼具两色,故得名“金银花”。 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,在治疗感冒、咳嗽、咽炎的方子中,常能看到它。早在一千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它来防治疾病,在魏晋时期的本草著作《名医别录》中被列为“上品”。 金银花,夏季的解毒花 金银花味甘、性寒,归肺、胃经,具有清...
-
06.17
夏天食欲不振怎么办?不妨吃点“苦”,清心又降火
一到夏天,有些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,还有部分人群容易出现心火过旺的状况,如长疖子、痤疮、痱子,嗓子干痛,牙痛,口腔溃疡等。 中医认为,心是阳中之阳,而夏季作为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,与心相应。苦味入心,在盛夏可以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,有清热消暑、清心降火、增进食欲的作用。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夏天适合的苦味食物。 ...
-
06.17
夏至已至,高温来临,你最应该做的养生在这里
今天夏至,你所在的城市有多热?30多摄氏度,还是已经开启了40摄氏度以上“困难模式”?这还不算完,夏至后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! 高温天气下,稍不注意风热感冒、中暑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甚至猝死就来了!所以,小编特地给大家送上一份“压箱底”的夏至安心健康手册,快跟着做! 一豆一叶巧消暑 《素问•热论》说:“先夏至日者...
-
06.09
“毒五月”来了!家里有这种“解毒草”可别扔,赶走疾病和毒虫都靠它了
端午一过,你家的艾草还留着吗?还没扔的快住手!每年的农历五月气候炎热,被称为“毒五月”,这时的艾草可是预防疾病和毒虫的好东西! 小小艾草,“解毒”至宝 艾草是中药,也是民间的小食。每年的清明节至端午节,艾叶又鲜又嫩,是最佳的食用时间。此时的艾叶不但口感清新,还有养胃、祛湿、杀菌等功效。在“毒五月”,民间就擅用艾...
-
06.08
灵活用生姜,防病保健康~
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,而现在正值盛夏,吃生姜正当时! 生姜,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,是人们常用的佐料,又是一味很好的中药。其性味辛温,归肺、脾、胃经。有发散风寒、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、解药食毒之功效。生活中,灵活应用好生姜,可以预防和治疗简单疾病,保护健康。 灵活用生姜,防病保健康 1.预防感...
-
06.07
这两种水果,古人喜欢到写进诗里,美味又养生,6月正当季!
入夏以后,水果纷纷上市,挑得人眼花缭乱。其中有两种水果,从古代起就倍受大家喜欢,还引发了许多趣事,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它们的故事—— 被人误解的枇杷 古人喜欢吃枇杷,更喜欢写枇杷。如宋代诗词中描写的“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”说的就是枇杷结果时,满树黄金,极为壮观的景象。 不过,一些对枇杷描述,也在时...
-
05.30
茄子这样吃,身体最爱!夏天常吃,5个好处不请自来!
夏季是茄子大量上市的季节,而且茄子味甘、凉,最适合在炎炎夏日食用了! 夏天吃茄子,5个好处找上你 1.清热活血 茄子性凉,夏天吃可以清热解暑。它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老黄茄子切片,火上焙干碾成粉,用温酒冲服,活血化瘀的效果更好,对于局部磕碰淤青有很好的功效。 2.降低胆固醇 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皂草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