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11.20
11月必吃这种蔬菜!口不干、咽不痛,感冒都少了,真的很滋养~
俗话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。入了冬,新鲜的萝卜就要上市了。 不过,胡萝卜、白萝卜、青萝卜……萝卜种类这么多,吃哪种更好呢? 不同萝卜有不同功效 1.胡萝卜 胡萝卜具有清热解毒、补气明目等功效。冬天若出现喉咙上火、外感发热等问题,可以吃胡萝卜来辅助治疗。 2.白萝卜 白萝卜性凉,生吃有祛风热...
-
11.20
立冬后吃10天它,顶得上补半年!为自己和家人,赶紧收好
立冬过后,南方寒而渐冷,北方雪花飘飘。此时正是进补好时节,是养生的关键点,更有俗语说道:立冬会进补,来年能打虎!那么,如何进补,才能补到实处?今天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~ 五色豆 滋养五脏 立冬以后,各式养生食材让人挑花眼。很多人就开始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好了,这时候记住一句话“吃鱼吃肉不如吃豆。” 这是因为豆类...
-
11.14
这种助眠果,专治心事多、睡不好!你家果盘里可能就有~
在众多药食同源的蔬果中,有一种水果历史悠久,既可解馋,又可滋补,甚至和人参齐名,它就是——桂圆。 桂圆的栽培历史悠久,早在班固的《汉书》上就记载了朝廷给前来觐见的远方使者赠送龙眼、荔枝等作为回馈的史实。 又因为桂圆营养丰富,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,《红楼梦》第116回中说到贾宝玉魂魄出窍,回到太虚幻境,又从...
-
11.14
入冬一碗三红汤,手脚冰凉不用慌!食材简单,自己在家就能做
天气慢慢冷了,很多人特别是女性、老人,还有平时就体虚的人很容易有一种情况: 手脚冰凉,从内往外透着凉气,怎么捂也捂不过来,穿多少都不管用。此时吃姜容易上火。 手脚冰凉者多是阳虚体质。手脚发凉大多有两个原因:一是先天体质虚弱,如脾阳虚;二是后天生活方式不当,如贪吃寒凉的食物、吹空调过度、穿衣服少受寒等。 如果任...
-
11.14
这种干果最擅长给肾脏“打气”,每吃一口,肾虚就远一点!四种吃法最推荐
秋冬时节,新鲜上市的板栗味道最美,口感粉糯、入口香甜,还有健脾补肾的功效,自古就被称为“干果之王”。 板栗的营养价值极高,药王孙思邈曾说:“栗,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。”中医认为,板栗味甘、咸,性温,归脾经、胃经、肾经,具有健脾养胃、补肾强筋、止血消肿的功效。 现代医学也认为,板栗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矿...
-
11.07
芦荟可不止能美容,还有这些功效~
芦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,许多人家里都会种点,用来应对烫伤,偶尔还可以用来护肤。但在中医眼中,芦荟的用处可多了!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,其种类有300多种,形态各异,但可药用或食用的却仅有几种。中药里的芦荟,是指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(Aloe barbadensis miller)、好望角芦荟(Aloe...
-
11.07
这个秋季劝你一定要“吃”一次菊花,加上这几种药材,效果翻倍
菊花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又名“节华”,位列上品药,书中载菊花久服可“利血气,轻身,耐老延年”。其性味辛甘苦、微寒,归肺、肝经,具有疏散风热、平抑肝阳、清肝明目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 药用菊花的分类 药用菊花分为三种:白菊、黄菊和野菊花,因加工方式和产地不同,又有“滁菊”“亳菊”“杭菊”“贡菊”“怀菊”等不同品种。 ...
-
11.07
入冬之前一定要补好五脏,这些方法都用上!让身体壮壮的
天气越来越冷,中医学强调“冬藏”,意思是说,严冬来临前,万物为避其寒冷肃杀而闭藏安静,以利保存或蓄积实力,待来年气候转暖时再生再长。 中医认为“天人合一”,这时人体中的“气”(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)同样会在寒冬时节以藏为主。 因此,严冬到来前,补好体内的“气”,对冬季养生很重...
-
10.29
秋季一定要多吃梨,润燥祛火气!安度金秋少生病~
秋天一到,燥邪当令,咳嗽、心烦都来扰,上火的人也越来越多了。 怎么办?吃点梨吧~ 梨——天生甘露饮 梨者,利也,其性下行流利,故字从利。 中医认为,梨味甘、微酸,气寒无毒,有甘凉润肺,消痰降火,养阴润喉,利便通肠,止热嗽,除烦渴,消痈疽,解丹石、烟煤、炙煿、膏粱诸毒等功效。 王孟英称其汁为“天生甘露饮”。...
-
10.29
比红薯还养人!这种地下宝藏,秋冬季节一定要常吃!
秋季是芋头上市的季节,这时候吃芋头不仅味美可口,而且营养丰富,是适合时令的美食佳品。 中医认为,芋头有补中益气、开胃生津、消炎止痛等功效。 而芋头质地软滑,容易消化,相比于容易引起腹胀、烧心的红薯,芋头的健胃作用会更强,特别适宜患肠道疾病导致的脾胃虚弱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。 常吃芋头的4个好处 可溶性...
-
10.29
厨房里的中药,肠道不通吃点它,有大功效!
香菜是中国人烧菜、煲汤的常用佐料,它可以提味、去腥、增香。 但很多人不知道,香菜还是一味药。 内通心脾,外达四肢 香菜又称芫荽,它与很多药食同源的中药不太一样,名字本身有中药的功效寓意其中。 如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里,“芫”被释义为“鱼毒也”,“荽”被释义为“香口也”,合起来就暗示了香菜能解鱼腥、鱼肉毒。...
-
10.15
关于艾滋病,这些知识点,一定要知道
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,这使得感染者更容易患上肺结核、癌症等疾病。艾滋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,但可以通过药物和其他措施来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。因此,了解艾滋病并学会预防非常重要。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.性传播 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性传播,包括不安...
-
10.15
它是秋季最简单的运动,每天做三次,能治七种病!赶快试一试~
“仙丹腹中藏,揉之寿命长。” 腹部是中医养生中的一个重要部位,而摩腹这种源于人体本能的动作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式。 秋天摩腹好处多 中医认为,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。 经常按揉腹部可通和上下、分理阴阳、充实五脏、驱外感之诸邪、清内生之百症—— ✿防治便秘; ✿预防消化性溃疡; ✿减...
-
10.15
寒露过后,最该吃的水果,维C是苹果的几十倍!每天六七颗,堪比参养人!
秋风吹黄了稻谷,吹红了枫叶,也吹熟了一树的冬枣。冬枣皮薄肉脆,甘甜清香,一口一个吃起来特别过瘾,但你以为冬枣只是好吃而已吗? 一日吃仨枣,一辈子不显老 在中国,枣的栽培历史长达7000多年,有文字记录的栽培史至少有3000多年,民间还流传着“一日吃仨枣,一辈子不显老”的说法。 1.补充维C,软化血管 说到冬...
-
10.10
黄芪泡水并不适合所有人,“五喝三不喝”,要记住了!
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,应用广泛,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,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补虚、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,同时又可以保护肝脏、托毒排脓,还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、扩张血管、减少血栓、降血压、调节心肌动力、双向调节血糖等。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,黄芪不适合所有人。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黄芪泡水,到...
-
10.10
肺结节,不是“劫”!莫让结节成心结!
生活中,经常会有朋友被医生告知肺里发现有一个“阴影”或“小结节”。听到这样的消息,很多人会惊慌失措,顿时感觉心头被蒙上一层阴影,茶饭不思,夜不能寐。但也有些人不以为然,对体检报告中的定期复查置若罔闻,等“小结节”长大变成“肿块”,往往已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。那么,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肺部结节呢? 什么是肺结节 我们的...
-
10.10
身体好与坏,从五官就能看出来!一起来自查
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曾提出:心开窍于舌、脾开窍于口、肺开窍于鼻、肝开窍于目、肾开窍于耳。 这就表明,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,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表了五脏隐藏的病变。 ▶心脏问题看舌头 中医认为,舌的形态、色泽、灵活度、味觉情况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。 1.若舌色红润、转动灵活、味觉灵敏说明心血充足...
-
09.25
秋分除了要养肺,这“六养”也要做!“秋分十吃”养生翻倍~
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,在这个时期,气温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都说“秋天养好肺,全年少生病”,所以秋天养肺是大多数人的养生重点,但是,还有“六养”也不能忽略!趁着秋分时节,快注意起来~ 秋分要做“六养” ❦养肺 秋季是肺脏的旺季,而肺主司呼吸和气机的运行,与人体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。在这个季节里,...
-
09.25
藏在厨房里的“天然抗生素”,秋季经常吃,赶走身体不适
秋天到了,各种炎症问题也多了起来,很多人执着于用药治疗。 事实上,在我们的厨房里就藏着很多“天然抗生素”,对缓解不适很有效果。 常吃“天然抗生素”,保健康无忧 穿心莲 穿心莲又名春莲秋柳、苦胆草、金香草等,为药用植物,有清热解毒、消炎、消肿止痛作用,尤其适合降肺火。 如有咳嗽气喘、鼻塞或流黄涕、咽喉肿痛(...
-
09.25
入秋后常用花椒,赶走寒邪好入冬!记住这几种用法,养护全身~
说起花椒,相信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厨房里必备的香料,尤其是吃麻辣火锅时,更是不可缺少的调料。 但你知道吗?要是只把它当做调料,那就太大材小用了。 中医认为,花椒可以温中散寒、除湿止痛、杀虫解毒,是养生保健的绝佳材料,厨房里养生调料的第一名非它莫属! 花椒的妙用 花椒泡脚:抗衰老、防白发 花椒性温,味辛,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