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02.21
一个流传千年的养生动作,不用花钱就能帮你把疾病“关”在门外!
在人体上有许多“健康开关”,腹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。 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:“摩腹数百遍,则食易消,大益人,令人能饮食,无百病。” 揉腹——流
-
02.21
春天一碗汤,免得开药方!这些最适合春天的汤水,每个人都应该知道
春天的天气最是反复无常,加上空气干燥,很多疾病在此时发生,尤其是感冒最为常见,喝碗“汤”就能帮忙缓解~怎么喝呢?快来看一下! 风寒感冒——山药汤 病因:
-
01.27
参苓白术散:培土生金 补脾益肺
俗话说: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这句话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很难祛除,若体内湿气不除就会引起身体不适,还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。 在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的“病机
-
01.27
它是功效多多的“土人参”,吃对了养人,吃错却伤人!
红薯,又称白薯、番薯、地瓜等,富含膳食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以及钾、铁、硒等矿物质,也被大众称为“土人参”。 红薯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,红薯性平、味甘,
-
01.27
气虚吃牛肉、血虚吃阿胶……冬季吃适合自己的“补药”,身体暖,病不来!
腊八过后,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,体质虚弱的人很容易感受寒邪而患病,如感冒、手脚冰凉、关节炎等等。 此时多吃一些暖身食物,可以起到驱寒、温暖全身的作用。 吃对
-
01.21
这种白色食材堪称“祛湿黄金”,每天用它煮水喝,安神、消肿、防脱发!
食物进入机体后的消化吸收,离不开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。所以,一个人身体好不好,得看脾胃功能是否正常。 生活中,养好脾胃的方法并不少,但要说起最“美味”的,还得数
-
01.21
最补肾的一种豆子,对眼睛特别好,对头发也特别好,冬天要吃起来
今天和大家聊聊药食同源的黑豆! 黑豆长得虽然不如红豆讨喜,但在中医这里,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夸上天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说了:“常食黑豆,可百病不生。”
-
01.21
冬天把这些水果煮熟后,清火、化痰、调血脂……堪比养生良药!
天气一冷,很多人就对水果“敬而远之”,因为水果多性凉,脾胃虚寒、体质较弱的人在此时食用,不仅不易消化吸收,还有可能引起腹泻。 不过,有些水果做熟了吃,不但
-
01.14
养生茶别乱喝!枸杞、玫瑰、金银花……每种都有饮用禁忌
金银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功效。 因为金银花茶比较寒,除肝火比较旺盛经常上火的人以外,其他体质的人不建议长期喝。 痛经患者、体质虚寒的患
-
01.14
这个茶,从现在一直喝到三九天结束,把体内的寒湿、病气,全扫光!
随着天气越来越冷,除了艾灸,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羊肉汤来温补了。其实,除了三伏天,冬天也是喝姜枣茶的好时候! 喝它不仅健胃、排湿,还能养血、补气……从现在
-
01.14
这菜被称为“豆中之王”,养脾而不腻,除湿而不燥,还能改善便秘哦~
俗语说:“吃鱼吃肉不如吃豆”,豆类是心脑血管友好型的食物。扁豆也是人们经常会吃的一种豆类食材,被称为“豆中之王”。 一把“护心豆”,心脏更健康! 扁豆又叫娥
-
01.07
寒冬里有7大“生死门”!事关你的心脏、血管……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
数九是全年中温度最低的一段时间,而三九天则是低温中的低温。谚语有云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。” 那么,在这最冷的半个月内,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发生哪
-
01.07
小寒时节,试试3道美食、3杯热茶,给身体加点油~
大寒小寒,冻成一团 “大寒小寒,冻成一团”,小寒时节,寒气逼人,冷风刺骨。别看“小寒”有一个“小”字,但它的气温却是全年最低,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可谓是
-
01.07
山楂和它是“天生一对”,每天喝一杯,有助血管更畅通!
山楂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食欲,促进消化、降脂、抗氧化、防癌,还对心血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。经常食用还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,维持机体健康,算是一种营养健康
-
12.29
人过60岁,身体会出现一个大变化!把握不住这个健康关键期,身体易受损~
60~70岁这十年可以说是长寿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。 在这期间,衰老加剧,人体的健康状况也进入了“动荡时期”,如果不加以注意,很容易出现大问题! 把好衰老
-
12.29
勤搓手能防感冒!天寒地冻的日子,做好这些事,温肾脏、强免疫~
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开始“数九”了。 “数九”期间该如何保健?牢记以下几个健康技巧! 1
-
12.29
睡觉也能“补肾生阳气”,方法很简单,比吃人参燕窝还管用!
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觉补”,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,人一个晚上不睡觉,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。 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:“养生之诀,当以睡眠居先。睡能还精,
-
12.24
未来30天,做好四件事,身体健康少生病!
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中说:“大雪,十一月节。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也。” 冬月跨越大雪、冬至节气,这个月阴气逐渐达到顶点,天人相应,大自然和身体于冬至当天
-
12.24
冬至养生:记住三个字,度过一年中最大的这个“坎”~
《内经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……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 “冬至一阳生,养藏正当时”,中医认为冬至是养生的
-
12.24
免疫不给力,冬天常生病!中医教你八招提高身体免疫力~
中医有句名言:“正气在内,邪不可干。”只有我们身体里阴阳平衡了,正气才能好好地存在人体内。那么如何保证身体阴阳平衡呢?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注意。 ▶顺应天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