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09.18
入秋后身体最爱的5件事,坚持做,疾病绕你走~
夏秋之交,气候变化,很多人容易出现健康小问题。 事实上,秋天身体最爱这5件事,做到了疾病都会绕着你走。 身体最爱秋天做5件事 最爱吃蔬菜:莲藕 秋令时节,正是鲜藕应市之时。 此时,天气干燥,吃莲藕,起到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心安神的作用。同时,莲藕性温,有收缩血管的功能,多吃有助于补肺养血。 吃莲藕时,...
-
09.18
白露节气,拍打这两处,把体内的痰湿垃圾都带走
白露节气,是气温波动大、气血变革的时候,要先把肺养好,让肺气宣发起来,将身体深处的痰湿、火热等垃圾统统排出去,这样新陈代谢更快,身体也干净清爽,到秋分节气才好补养身体! 拍打两处,养肺清理垃圾 今天跟大家分享2个最适合现在做的养肺动作,简单地拍打,所有人都适合,身弱、爱上火、身体又虚又瘀的人最需要! 1.拍打...
-
09.18
这个秋日宝藏,含钙量是牛奶的6倍!还能润燥通便,一定别错过~
一提起黑芝麻,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乌发,但您知道吗,它还能补钙! 黑芝麻的钙含量真的很高吗 答案:是真的! 从食物成分表的角度来讲,黑芝麻的含钙量非常高,每百克能到达620毫克左右,约为牛奶的6倍。 而且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镁元素,能将钙均衡分配到骨骼中,增加钙的存留量。 虽然整体吸收率上可能不如牛奶,但黑芝麻...
-
09.11
石榴是秋季养生“黄金果”,它的神奇效用,你一定想不到!
夏秋之交,秋的脚步越来越近,马上又要到吃石榴的时节。石榴因其颜色鲜艳,在水果摊上格外引人注目。掰开石榴,晶莹如宝石般的籽粒十分讨喜,令人垂涎三尺。 自古石榴寓意着“多子多福”,被视为吉祥之物,同时也是很好的药用水果。进入秋季以后,昼夜温差增大,正是人们生病较多的时节。此时小小的石榴就派上大用场了,可谓是秋季养生“...
-
09.11
秋天一碗汤,疾病扫光光!远离秋季病,全家都健康!
秋天是最适宜“汤补”的季节,入秋以后,天气渐凉,阳气内敛,人体易受寒气入侵,伤及五脏。中医道:“秋天一碗汤,不用医生帮!”在秋天经常喝汤,你会受益无穷! 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,秋天喝汤不就是滋阴润肺嘛!其实这并不全面,秋天不只是润肺,还应该养肾补脾。入秋后出现了很多鼻炎、过敏、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,正好验证了这个道理...
-
09.11
它是秋天“第一肉”,能滋五脏之阴,清虚劳之热,养胃生津!
随着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,秋燥也随之而来,不少人出现了皮肤干、口腔干、鼻腔干等问题,所以秋季的饮食要注意滋阴生津。 因此,秋天很多人都会吃一些肉类来“贴秋膘”。猪肉、羊肉、鸡肉、鸭肉、鱼肉.....这么多肉类,吃哪种最合适?自然是选择具有滋阴作用的鸭肉了。 一鸭“润”三秋 如果说秋季有哪些食物可以“赶走”燥邪,鸭...
-
09.04
鸡蛋和它一起煮,肝好了,有益心血管,赶跑小毛病~
紫苏是我们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植物,它有着一股特殊的香味,既可以食用,又可以当成药用。紫苏叶作为调味品,从西汉时期就已开始。而用紫苏叶泡茶饮用,在古代极盛行,在宋代甚至被皇帝钦点为第一饮品。紫苏叶低糖、高纤维素、胡萝卜素,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高。对我们身体非常有益。而用紫苏叶来煮鸡蛋,对身体好处多多,具体功效是什么呢...
-
09.04
抗肿瘤、降血糖……这种中药入膳,好处多到你想不到
天花粉,别名花粉、瓜蒌根、瑞雪、白药等,是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栝楼的干燥根。 其虽有花粉之名,却无花粉之实,因断面洁白如雪,粉性较强,故名天花粉。 天花粉味苦性寒,具有清热泻火、生津止渴、消肿排脓的功效。 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“(栝楼根)味苦,寒。主消渴,身热烦满,大热,补虚安中,续绝伤。一名地楼。生川谷...
-
09.04
这种即将上市的水果,有人吃不对进了ICU!吃前先来了解
橘子是很多人的心头爱,因为它吃起来方便口感又好。进入9月,一些早熟的橘子品种即将成熟上市。 但您知道吗?橘子可不是随便吃的! 5个橘子,送他住进ICU 此前,据武汉晚报报道,44岁的蒋先生本身患有肾病,在一口气吃下了5个橘子后就晕倒在地,被紧急送往医院。 检查报告显示,蒋先生的肌酐高达1700umol/L,...
-
08.28
秋季常吃“润燥宝”,身体轻盈又耐老!
民谚曰:“荷莲一身宝,秋藕最补人。” 秋季常吃藕 莲荷之所以值得人们去吟咏,不单单是因为它的美,更因莲荷一身都是宝,不仅营养丰富,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 莲藕的药用功效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有记载:“藕补中养神,益气力,除百病,久服轻身耐老。”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藕为“灵根”,味甘,性寒,无毒,视为祛...
-
08.28
它是秋补好食材,夏秋交替之际最适宜!体虚的人别错过~
鳝鱼,又名黄鳝、海蛇,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肉或全体。我国除西北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秋日鳝肥肉嫩,正是服食的大好时节。 中医认为,黄鳝性味甘、温,入肝、脾、肾经,有益气养血,祛风除湿,强筋壮骨,止血之功。 适用于气血不足,虚弱消瘦,体倦乏力,产后恶露不尽,小儿泄痢,风湿痹痛等。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,黄鳝富含蛋白质、脂...
-
08.28
身体的一个问题不解决,结节更容易找上门!这些症状,对照自查~
在生活中,玫瑰常是人们表达爱意的花束;在中医里,玫瑰则是一味可食、可药的护肝良药。 肝气郁结易生“结节” 中医认为,玫瑰花能温养人的心肝血脉,舒发体内郁气,舒缓情绪,又能活血散瘀而消散体内的瘀血。 其味甘、微苦,性温,归肝、脾经,具有行气解郁、和血、止痛等功效,尤其适合肝郁体质。 肝郁体质的人群心情容易郁闷...
-
08.23
“名医名方”果然名不虚传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明显增加。现代医学的悬吊手术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,疗效确切。但对于基层医院,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患者而言,可能因基础疾病多、经济条件限制、手术风险高等多种因素无法通过现代医学的手段达到治疗目的。 针对此类患者,临证过程中牢记“抓主症,识病因,明病机,选方药”,可收获良效。笔者...
-
08.23
老年人血压高,日常要怎么调养?这样做,让血压稳稳的~
生活中,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并不少,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,高血压更是一种常见疾病。那么,出现高血压病,我们该如何调养呢? 老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我国老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《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》标准: 年龄65岁,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,收缩压140mmHg和(或)舒张压90mmH...
-
08.23
秋天吃“八白”,养出“黄金肺”
中医认为“肺为娇脏,其位最高,不耐寒热”,且肺“喜润而恶燥”,最易受燥邪伤害。所以,入秋后,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,但反过来看,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。今天就整理出肺最爱的九种白色食物,立秋后多吃,冬天才能少生病、不生病。 1.山药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,山药甘、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的功...
-
08.14
咽痛难忍,不妨试试这几个方法,让你撸串无负担~
这个夏天,淄博烧烤火遍大江南北,相信不少朋友也经常会用一顿美味的烧烤犒劳自己,但美食诱人,却不可贪吃。 我们都知道,过量吃烧烤容易上火,导致口干、牙痛等,也有的朋友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容易出现咽痛的情况。今天,让我们来聊聊咽痛的那些事儿。 为什么会咽痛 一般情况下,夏天常见以下几种疾病会导致咽痛: 1.感冒...
-
08.14
立秋后的这几种时令蔬果,能降“火气”,除秋燥,容易上火的人要多吃!
立秋后,气候常伴“干”“燥”“热”等特征,容易使人出现上火的问题。下面这些时令蔬果能降“火气”,除秋燥,一定别错过~ 茄子 民谚有“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”之说,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。中医认为,茄子性凉、味甘,有清热止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通络、宽肠利气的功效。 南瓜 入秋以后,气候干燥,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...
-
08.14
伏天吃黄芪,这样搭配活血化瘀、降血压!不过这3类人不适合
黄芪的功效 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,有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、脱毒、生肌的功效,适用于自汗、盗汗、血痹、浮肿、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。 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、养血的功效,适用于肺虚、气短、气血不足、气虚便秘等症状。 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它被誉为“脾为后天之本,补气诸...
-
08.07
常喝温水有6大好处!但有一类人最好少喝,否则……
每到感冒的时候,不少人就会听到“多喝热水”这句话,虽然这听起来只是一句简单的关心,但水确实是一种要药。 白水名为“太和汤” 白开水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饮品,但中医郑重地把白开水当做一种药物收入药学著作,并称之“太和汤”。 对于人体来说,水是至关重要的。对于中医中药来说,水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从古至今,中药的主要剂...
-
08.07
每天喝茶的人不容易生4种病~但有6类人不能喝!
淡淡的清香,微微的苦涩,入口却回甘良久……作为中国人最爱的饮品之一,茶是一种让人“欲罢不能”的饮料。 那你知道每天喝茶,对身体会有哪些好处吗? 茶为“多病之良药” 茶,拥有独特的中医背景。 《神农本草经》称:“茶味苦,饮之使人益思、少卧、轻身、明目。” 唐朝医家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一书中说“诸药为各病之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