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-
08.28
身体的一个问题不解决,结节更容易找上门!这些症状,对照自查~
在生活中,玫瑰常是人们表达爱意的花束;在中医里,玫瑰则是一味可食、可药的护肝良药。 肝气郁结易生“结节” 中医认为,玫瑰花能温养人的心肝血脉,舒发体内郁气,舒缓情绪,又能活血散瘀而消散体内的瘀血。 其味甘、微苦,性温,归肝、脾经,具有行气解郁、和血、止痛等功效,尤其适合肝郁体质。 肝郁体质的人群心情容易郁闷...
-
08.23
“名医名方”果然名不虚传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明显增加。现代医学的悬吊手术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,疗效确切。但对于基层医院,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患者而言,可能因基础疾病多、经济条件限制、手术风险高等多种因素无法通过现代医学的手段达到治疗目的。 针对此类患者,临证过程中牢记“抓主症,识病因,明病机,选方药”,可收获良效。笔者...
-
08.23
老年人血压高,日常要怎么调养?这样做,让血压稳稳的~
生活中,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并不少,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,高血压更是一种常见疾病。那么,出现高血压病,我们该如何调养呢? 老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我国老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《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》标准: 年龄65岁,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,收缩压140mmHg和(或)舒张压90mmH...
-
08.23
秋天吃“八白”,养出“黄金肺”
中医认为“肺为娇脏,其位最高,不耐寒热”,且肺“喜润而恶燥”,最易受燥邪伤害。所以,入秋后,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,但反过来看,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。今天就整理出肺最爱的九种白色食物,立秋后多吃,冬天才能少生病、不生病。 1.山药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,山药甘、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的功...
-
08.14
咽痛难忍,不妨试试这几个方法,让你撸串无负担~
这个夏天,淄博烧烤火遍大江南北,相信不少朋友也经常会用一顿美味的烧烤犒劳自己,但美食诱人,却不可贪吃。 我们都知道,过量吃烧烤容易上火,导致口干、牙痛等,也有的朋友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容易出现咽痛的情况。今天,让我们来聊聊咽痛的那些事儿。 为什么会咽痛 一般情况下,夏天常见以下几种疾病会导致咽痛: 1.感冒...
-
08.14
立秋后的这几种时令蔬果,能降“火气”,除秋燥,容易上火的人要多吃!
立秋后,气候常伴“干”“燥”“热”等特征,容易使人出现上火的问题。下面这些时令蔬果能降“火气”,除秋燥,一定别错过~ 茄子 民谚有“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”之说,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。中医认为,茄子性凉、味甘,有清热止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通络、宽肠利气的功效。 南瓜 入秋以后,气候干燥,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...
-
08.14
伏天吃黄芪,这样搭配活血化瘀、降血压!不过这3类人不适合
黄芪的功效 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,有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、脱毒、生肌的功效,适用于自汗、盗汗、血痹、浮肿、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。 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、养血的功效,适用于肺虚、气短、气血不足、气虚便秘等症状。 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它被誉为“脾为后天之本,补气诸...
-
08.07
常喝温水有6大好处!但有一类人最好少喝,否则……
每到感冒的时候,不少人就会听到“多喝热水”这句话,虽然这听起来只是一句简单的关心,但水确实是一种要药。 白水名为“太和汤” 白开水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饮品,但中医郑重地把白开水当做一种药物收入药学著作,并称之“太和汤”。 对于人体来说,水是至关重要的。对于中医中药来说,水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从古至今,中药的主要剂...
-
08.07
每天喝茶的人不容易生4种病~但有6类人不能喝!
淡淡的清香,微微的苦涩,入口却回甘良久……作为中国人最爱的饮品之一,茶是一种让人“欲罢不能”的饮料。 那你知道每天喝茶,对身体会有哪些好处吗? 茶为“多病之良药” 茶,拥有独特的中医背景。 《神农本草经》称:“茶味苦,饮之使人益思、少卧、轻身、明目。” 唐朝医家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一书中说“诸药为各病之药...
-
08.07
没想到,它竟是大脑萎缩“催化剂”!四大“补脑菜”换着吃,预防老年痴呆~
有句话叫“人老脑先老”,大脑是我们身体的“指挥官”,但随着年龄增长,大脑也难逃衰老的命运。 这事竟是大脑萎缩“催化剂” 都说吃好玩好睡好,身体就好。我们的睡眠状况跟身体健康也是息息相关。长期睡眠不足,不仅会导致神经衰弱、记忆力和免疫力下降,还可能会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! 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通讯》(Natur...
-
07.31
食欲不振胃口差?中伏试试这种菜,清肠胃、升免疫,癌细胞很“怕”它
黑木耳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“常客”,它营养价值高,素来有“素中之荤”的美誉。 中伏期间,全国各地气候闷热潮湿,有食欲不振问题的人很多。 此时,不妨吃一点黑木耳,营养又开胃。 常吃木耳好处多 中医认为,黑木耳性平、味甘,质滑,入胃、大肠经,有活血止血、补气强身、补血通便、润肺、清涤胃肠等作用。 现代营养学发现...
-
07.31
夏季水杯里最该泡的叶子就是它!醒脑、利咽、祛暑、防感冒!
夏天,人们都有许多的解暑良方,在这些方子中,有一种成分反复出现, 那就是——薄荷。薄荷味的牙膏、薄荷味的口香糖、薄荷味的汽水……这种清凉的味道能轻而易举地“撕”开三伏天的闷热,从口腔渗入神经,给人一种头脑清明之感。不过,这枚小小的叶子,不仅可以用来解暑,还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! 夏季,离不开薄荷 疏散风热 ...
-
07.31
家里备姜,小病不慌
生姜,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,因其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,成为了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调味食材。 生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,更是一味中药,其药效丰富,在民间素有“家里备姜,小病不慌”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处方”的说法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推崇姜的妙用:“姜,辛而不劳,可蔬,可和,可果,可药。” 姜的临床...
-
07.27
这种常见菜,味道“发苦”会带毒!千万别乱吃,根本不能“祛火”
俗话说“夏日吃苦,胜似进补”。 进入伏天之后,不少朋友发现,此时吃点苦味的食物不但能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,还能清心火、解暑热。 但是,您知道吗?并非所有的“苦味食物”都有补养效果! 丝瓜发苦会“藏毒” 丝瓜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蔬菜,富含多种营养物质,无论是生吃、凉拌还是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。 正常的丝瓜,带一点...
-
07.27
三伏天这样用醋,生津补阳身体壮,国医大师都说好!
日常烹饪中,醋是不能缺少的一味调料。 老陈醋、香醋、米醋、白醋、果醋……形形色色的醋应用在各色菜肴上,往往会激发出不同的风味。 但醋的作用远不止于此,它甚至还是一味药。 醋用好,身体好 食醋的历史久远,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将食醋用于治疗疾病。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,就有关于“醋”的记...
-
07.27
这5种粗粮不如不吃!对身体没有太大好处,千万别学
常吃粗粮有益健康,但为了解决粗粮口感粗糙的问题,有人就想出了“粗粮细做”的点子,这真的好吗? 5种粗粮吃法不可取 1.粗粮糊 粗粮打粉后食用,口感细腻、食用方便,但对血糖并不友好。 因为,谷物被研磨得越细就越容易被消化、吸收,甚至会从低 GI 的食物变成高GI食物,糖尿病患者和高血糖人群应该少吃。 2.八...
-
07.19
夏季常灸三个穴,从肺补到肾!尤其是这三个年龄的人,好处特别大
提到冬病夏治,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“三伏贴”。 其实,中医里符合冬病夏治理论的疗法还有很多,夏季艾灸就是之一。 夏天艾灸的三大穴位 35岁前灸“肺俞”——保护肺气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,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,又贪凉喜食冷饮,很容易感冒。 此时就可以艾灸肺俞穴,来改善不适症状。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...
-
07.19
“补铁”,食补好还是药补好?
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,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,严重者可起缺铁性贫血。 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4-5g,其中72%以血红蛋白、3%以肌红蛋白、0.2%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,其余则为储备铁,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、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,约占总铁量的25%。 造成缺铁的最主要原因,一是铁元...
-
07.19
每天吃10克,就能防癌护血管!这种营养食物,很多人都喜欢吃~
说到“零食”,很多人将它与“不健康”划上等号。 但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种健康零食——坚果,合理食用不但能为人体补充营养,还有益寿延年的作用哦~ 常吃坚果的两个好处 降低慢性病风险 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,还含有有益于健康的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、植物甾醇和多酚类物质,具有潜在的抗癌、抗炎和抗...
-
07.06
想要眼睛好,一汤、一茶、一穴,帮助我们的眼睛恢复健康,更加
每天抱着手机玩,您是否也感觉自己的视力下降特别快!想要减轻眼疲劳,快吃一些对眼睛好的食物吧! 养眼多吃这三种食物 此前,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曾在其公众号“吃好每天三顿饭”发文,推荐大家常吃下列三种“养眼”食物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~ 猪肝: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是对视力至关重要的一种维生素。尤其是对于经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