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五加,又名五加皮、南五加,在云南各地山野常见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五加治风湿,壮筋骨,其功良深”。春季萌发的嫩芽叶,味道微苦回甘,正是食用的最佳时期。云南人深谙"就地取材,因时而食"的道理,将这种山野珍馐纳入日常饮食,形成了独特的药膳文化。
从中医视角看,刺五加性微温,味辛、微苦,归肝、肾经,具有祛风除湿、强筋健骨之效。明代医家李时珍曾言:"宁得一把五加,不用金玉满车",足见其价值。现代研究也证实,刺五加含多种皂苷、多糖和微量元素,具有抗疲劳、调节免疫、抗氧化等作用,为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佐证。滇南民间将其凉拌佐餐,正是取“辛开苦降”之理,以疏通三焦气机。对于春日常见的头重如裹、四肢困倦等湿困症状,正如《滇南本草》所载:“治风湿,补腰肾,久服轻身耐老”。
做法:将刺五加嫩叶焯水后过凉水,挤干水分切段,加入蒜末、小米辣、酱油、香醋、花椒油、盐等调料拌匀。特点:口感清爽,微苦回甘,适合夏日食用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刺五加炒腊肉
做法:腊肉洗净,放入锅中煮熟,捞出切成薄片。刺五加洗净切段,青椒、红椒洗净切丝,蒜切末。油热后放入腊肉片煸炒出油,加入蒜末炒香。放入刺五加段翻炒均匀,加入青椒、红椒丝继续翻炒,加入料酒、生抽,翻炒至食材熟透即可。
特点:这道菜中,腊肉的醇厚与刺五加的清新相互交融,口感层次丰富,是云南家庭餐桌上常见的美食。
做法:鸡蛋打入碗中,加适量盐,切碎的刺五加加入蛋液中,搅拌均匀,热锅冷油,倒入蛋液,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。特点:蛋香浓郁,中和苦味,营养丰富,适合老人和孩子。
做法:将毛肚切丝焯水备用,刺五加嫩叶切段。锅中热油,爆香干辣椒、花椒和蒜片,加入毛肚和刺五加快速翻炒,调入生抽、蚝油和盐即可。
做法:嫩刺五加和切块番茄用排骨汤煮开,配以糊辣椒、蒜泥、香菜、柠檬汁、鱼露(或生抽)调匀的蘸料食用。
特点:助消化、解油腻,搭配烤肉、火锅绝佳。
如何选购和保存
选购:刺五加以嫩叶为佳,避免选择老叶或带刺部分。
处理:焯水可去除部分苦味,同时保留营养成分。
小贴士:服用抗抑郁药、降糖药、镇静剂者、感冒发热者、肺热咳嗽者,上述人群应避免食用刺五加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等特殊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食用。
春将尽,夏未至,刺五加的嫩芽在山野间静静生长。它不张扬,却内涵丰富;它味道微苦,却回甘悠长——这恰如云南人的养生理念,朴素中见深刻,传统中含创新。